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6-23 10:12:24 浏览: 次
leyu乐鱼体育2023年度,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带领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公司制度的要求,勤勉尽职履行职责,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不断开拓市场、强化内部管理、细化并落实预算方案、不断提高研发创新能力、严格计划管控,把握市场机遇,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在电梯行业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发展趋缓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23年度,公司一方面积极推进电梯部件业务募投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了子公司创力电梯募投项目新工厂建成投产,精准实施确保准时落地;投资建设电梯非标事业部,布局电梯非标轿厢和定制化装潢业务,不断扩展电扶梯部件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公司继续贯彻电梯部件业务“传统基建”和能源侧改革“新基建”双主业发展战略,稳健推进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和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年内中标并完成交付了南方电网广东佛山25MW/50MWh网侧储能电池模块级管理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天津静海30MWh风电配储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宁夏太阳山泉眼300MWh电网侧共享储能示范项目200MWh液冷集装箱式储能设备供货;完成承德围场98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开发工作,并于8月与南网储能600995)签订承德围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天津铭源嘉旺静海中旺镇100MW风力发电项和航天鸿源围场御道口300MW风储氢一体化项目的开工建设,并与央企业主方签署了预收购协议;完成了甘肃武威50MW光伏电站出售业务。同时扎实推动两个主业协同发展,子公司鹤山协力拓展箱式变压器箱体制造业务,子公司江苏同启新能源建成年产1GWh储能系统集成总装产能,并于年内完成近300MWh储能集装箱出货。新能源设备业务带动新能源钣金业务开展,初步完成了公司业务结构由传统基建向新基建转变的战略布局,新老业务协同发展为宏观环境变化下的业务增长提供后劲。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年产量累计值分别为117.3万台,128.2万台,154.5万台和145.4万台,2023年我国累计产量为155.7万台,同比增加7.1%。电梯属于特种设备,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公布数据,截止2023年末我国在用电梯数量达到1,062.98万台(其中15年以上梯龄的电梯产品保有量约超过80万台),近五年保有量复合增速达11%。我国大部分电梯报废年限15年,因此国内住宅电梯2023年起逐步进入更新周期。本年度,公司电梯部件业务主要原材料不锈钢、碳钢市场行情持续低位运行,为公司稳健经营提供的较好的成本管控条件。2023年全球不锈钢产量恢复正增长,总产量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中国产量的增长。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不锈钢新增产能约300万吨,总产能接近4900万吨。中国新增产能得到快速释放,与不锈钢价格理性回归有直接关系。2023年国内不锈钢价格呈现下行态势,以304冷轧卷为例,年初高点在17300元/吨,年末低点为13300元/吨,下跌4000元/吨,跌幅达23.1%。430冷轧卷年初最高价格到8550元/吨,年中最低到7550-7600元/吨,年末价格反弹至8050元/吨,跌幅5.85%。公司把握材料市场机会,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原则,积极开拓品类,合理规划原材料采购和柔性产线排产,全力保障每一张订单保质保量准时交付,凭借规模化生产和稳定交付能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公司在电梯部件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受益于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梯新装市场。根据KONE通力电梯官网数据,2022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新装市场,占全球电梯新装市场的62%。受疫情影响和政策收紧,2022年我国整梯销量约99.7万台,同比下滑5.2%。然而,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关于稳预期、保主体、扩需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相关影响正逐步修复。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由于电梯需求的绝大部分来自房地产市场,202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较去年降幅收窄,预计电梯新装需求有望迎来复苏。本年度,公司积极应对电扶梯市场环境变化,力保电梯部件业务经营稳定,保持了较好的经营势态:由于行业下游需求增长趋缓,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参与主要客户新梯型部件研发试制,同时合理安排既有梯型部件产品排产,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备料备货,保障主要客户新老产品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实现了公司全年有序、高效运营。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成套供应的“一站式”配套服务能力。公司在保持原有配套产品线的优势上,新设非标事业部,重点开发非标轿厢等高毛利产品。同时加大扶梯桁架、桁架预装的产能建设,本年度扶梯桁架完全达产,桁架预装稳步推,桁架事业部实现扭亏为盈。随着桁架产能的大幅提升,将逐步带动桁架预装及扶梯部件业务市场份额的提升。公司虽为产业配套角色,也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立足之本,本年度共申请专利6件,被授权7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在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力日升、江苏创力、鹤山协力以及重庆华创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同力日升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积极参与知名电梯主机厂的老产品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不仅优化了产品的性能,同时密切参与客户的产品设计开发,大大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研发周期,获得客户的高度赞誉。质量管理一直是公司管理改造的重中之重,公司一贯要求并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质量文化,切实履行全员质量管理,推动公司及子公司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将“为品质而昇”的质量方针贯彻到底。本年度内,质量部严把各环节质量关,从物料入库,到加工过程,到成品出库,甚至装运的规范,都有一把严谨的“尺”,严格贯彻质量标准,容不得半点差池。接到客户质量反馈,及时响应并高效解决,对发生的问题追本求缘,及时召集专门会议,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追责处罚,并制定预防措施,确保同样的问题不重复,追求质量投诉零缺陷。稳步提升各产品线月国务院《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的推出以及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施行,公司的主要整梯品牌客户均已面向改造和加装市场推出了低成本、施工便捷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而公司作为主要整梯客户的核心电梯部件供应商也将继续加大对更新改造和加装市场电梯部件的研发投入,在电梯市场周期性结构调整中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本年度,公司继续扎实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与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发展,力争早日形成电梯部件与新能源业务新老基建双主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子公司天启鸿源主要负责风光电站项目开发和网侧大储项目开发业务,子公司江苏同启主要负责储能系统集成和总装生产交付。新能源电站开发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天启鸿源新能源专业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项目合作力度,针对国家新能源最新政策信号,公司高强度、快节奏抢抓了一批优质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本年度,公司完成了天津铭源嘉旺静海中旺镇100MW风力发电项目和航天鸿源围场御道口300MW风储氢一体化项目的开工建设,并与央企业主方签署了预收购协议;完成了甘肃武威50MW光伏电站出售业务;公司与辽阳县发展和改革局成功签订了200MW分散式风电项目框架协议,积极布局“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参与推动农村地区风电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优化储能战略布局,完善公司储能标准化产品体系,覆盖电网侧大型储能系统、电源侧储能系统、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系统。公司中标并完成交付了南方电网广东佛山25MW/50MWh网侧储能电池模块级管理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天津静海30MWh风电配储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宁夏太阳山泉眼300MWh电网侧共享储能示范项目200MWh液冷集装箱式储能设备供货;完成了承德围场98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开发工作,并于8月与南网储能签订承德围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子公司江苏同启新能源建成年产1GWh储能系统集成总装产能,并于年内完成近300MWh储能集装箱出货;公司开发的贵州遵义300MW/600MWh新型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取得贵州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明;11月2日,子公司天启鸿源世界银行肯尼亚微电网项目在肯尼亚举行项目启动仪式,肯尼亚总统Ruto等政府官员出席典礼活动,标志着天启鸿源海外电力项目建设取得标志性的进展。推进新老业务整合,大力发展新能源钣金业务。目前储能系统集成主要由储能电芯、BMS、PCS、EMS、金属结构部件等构成,储能系统及其他新能源系统金属结构部件是公司未来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年度,公司钣金和绗架事业部实现了江苏同启储能PACK插箱、非标储能柜和储能集装箱的稳定供货;同时子公司鹤山协力承接了广东明阳电气301291)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器箱体(华变、欧变)的生产制造,公司正逐步切入定制化程度较高的新能源箱体结构件领域,进一步拓宽公司核心业务金属材料定制化加工的应用场景,扎实推动两个主业协同发展。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要求,开展三会工作,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确保公司规范运作。本年度,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4次,监事会4次。公司管理层严格遵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的要求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防范公司经营风险,持续加强在业务风险、财务规范和内部审计等多方面的风险管控,切实落实公司内控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持续推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自1852年美国人奥的斯发明了第一台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升降梯以来,电梯在高层建筑的人、物运输上得以被广泛接受和大规模应用。现今,随着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便捷性要求的提高以及电梯行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电梯产品已成为高层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并在景区、矿山等特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梯部件制造行业上游主要为不锈钢、碳钢、结构件等原材料制造业,下游为整梯制造厂商,终端应用市场为住宅、办公楼、商场等房地产建设市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公司所处行业下游电梯整梯制造商零部件外购趋势明显。电梯由电气部件、机械部件、金属部件等组成,涉及的零部件种类多。电梯整梯制造商为提升其生产效率、盈利水平,逐步将各类零部件剥离出来,交由上游零部件厂商进行配套生产。近年来,随着电梯部件制造商柔性配套能力的增强,以及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整梯制造商趋向于将更多类型的电梯部件交由零部件制造商来完成,并形成向配套供应商采购成套配件的发展趋势,电梯部件制造业得到了不断发展。电梯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奥的斯、迅达、通力、蒂森、日立、三菱等世界一线%的份额。随着下游电梯行业市场进一步集中,部分具有质量、工艺技术、供货速度等优势的电梯部件制造企业获得了下游电梯生产企业的青睐,与下游客户保持着持久稳固的合作关系,其市场份额随着下游电梯行业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同时由于电梯部件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高,预计未来电梯零部件厂商的行业集中度也会趋向于更加集中。近年来,为了促进电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及各相关部分陆续出台多项政策。2022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年7月国务院《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及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随着我国人口加速老龄化,老旧建筑电梯缺失与人口老龄化矛盾凸显。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集群的发展、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新增城镇人口以及城镇人口流动带来的增量空间,以及改善型需求、适老化住宅等对房地产合理需求、建筑物电梯配比的增加,都将会促进电梯新梯市场进一步发展。全国各地也陆续出台有关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政策,各地纷纷为加装电梯提供财政补贴,旧楼加装电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未加装电梯的既有建筑众多,大约有5000万户住宅符合加装条件,加装市场总量预计在250万台以上。近年来,工信部提出要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其中包括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在建筑等场景的应用。而智慧电梯作为智慧建筑中的重要媒介产品,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趋势。智能化电梯产品正在改进传统电梯存在的效率、维修、安全、乘坐体验上的问题。根据KONE通力电梯官网数据,2022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电梯新装市场,占全球电梯新装市场的62%。中国是全球电梯保有量第一大市场,占比43%,截止2023年末我国在用电梯数量达1,062.98万台,近五年保有量CAGR达11%。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我国2005-2008年是房地产扩张周期的开始,彼时新装电梯在2023年已逐步进入更换密集期。预计2020-2025年我国电梯整梯更新需求量复合增速达19%,2025年更新需求有望达26.1万台,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3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9,09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60,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底历史性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首次历史性突破2千瓦/人,达到2.1千瓦/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过50%,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一是电力投资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2023年,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2%。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1.5%,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89.2%。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火电、水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8.7%、27.5%、20.8%、15.0%和13.7%。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4%。电网企业进一步加强农网巩固提升及配网投资建设,110千伏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占电网工程完成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5.0%。二是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7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3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58.5%。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突破50%,达到53.9%。分类型看,水电4.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094万千瓦;核电5691万千瓦;并网风电4.4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0亿千瓦、海上风电3729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1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7.6亿千瓦,连续突破8亿千瓦、9亿千瓦、10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0%,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火电13.9亿千瓦,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同比降低4.0个百分点。三是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六成,充分发挥兜底保供作用。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全国规模以上电厂中的水电发电量全年同比下降5.6%。年初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导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下半年降水形势好转以及上年同期基数低,8-12月水电发电量转为同比正增长。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中的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1%和3.7%。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下降。四是火电、核电、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592小时,同比降低101小时。分类型看,水电3133小时,同比降低285小时,其中,常规水电3423小时,同比降低278小时;抽水蓄能1175小时,同比降低6小时。火电4466小时,同比提高76小时;其中,煤电4685小时,同比提高92小时。核电7670小时,同比提高54小时。并网风电2225小时,同比提高7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6小时,同比降低54小时。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2023年,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2.57亿千伏安,同比少投产354万千伏安;新增直流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2023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8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西北区域外送电量3097亿千瓦时,占跨区输送电量的36.5%。2023年,全国跨省输送电量1.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六是市场交易电量较快增长。2023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4.4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023年,是中国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政策、技术、应用、市场机制、产业链均实现了突破,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制度转变的工作安排和实施路径,将为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减污降碳协同的示范项目,不仅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也有利于完善支持绿色低碳新产业300832)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政策环境,是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发挥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该意见提出了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等具体措施,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力度。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包括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和10个碳达峰试点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将有效激发城市和园区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探索,为全国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3年围绕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出台了系列储能相关政策。一是支持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出台加强储能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的相关政策。如工信部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国家能源局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二是推动新型储能进入电力市场,出台储能并网、调度、辅助服务等相关管理办法。如《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储能范围,并网和调度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新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分时价格信号,推动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在削峰填谷、优化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新能源+储能”等新方式。三是加强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标准化建设,出台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认证要求等相关政策。如国标委《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各地也均出台了储能发展规划、新能源配储、储能电站补贴、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同力日升成立于2003年,是全国生产电梯部件产品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电梯部件及电梯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扶梯部件、直梯部件和电梯金属材料等三大类别。具体产品类别包括扶梯部件-外覆件、驱动系统,直梯部件-井道部件、轿厢部件和电梯金属材料等。公司产品涵盖了电梯金属配套产品的绝大多数类别,是行业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能够为客户提供成套部件产品供应,满足整梯制造企业的“一站式、多样化”采购需求。公司作为迅达、奥的斯、蒂升、通力、日立、西奥等国内外知名整梯制造厂商的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在电梯配套产品领域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可靠、交付及时,并能够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得到了国际著名及国内大型电梯厂商的高度认可,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3)电梯金属材料:电梯金属材料主要产品为电梯或电梯部件厂家生产的各种类型不锈钢产品,要对高强度的不锈钢金属材料做对角线、平整度、表面纹路的处理,并实现不同规格的规模化裁切,对制造商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要求高。公司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引入IEMAS不锈钢磨砂线、纵/横剪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先进的设备配合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人员,使得公司具有质量高、效率快、成本控制好等优势。公司销售为直销模式,将产品销售给全球知名及国内大型电梯主机厂。全球知名及国内大型电梯主机厂在选择上游部件配套供应商过程中,通常具备一整套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一旦建立配套关系,就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电梯部件产品种类较多,不同下游客户对电梯零部件的设计方案、规格型号等要求不尽相同,直接决定了电梯部件行业具有多品种、多批次的特点。公司基本上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产品,但对部分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产品会储备少量存货。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不锈钢、碳钢、结构件和包装材料等。公司采购部对主要原材料采购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情况储备合理库存。公司通过向合格供应商询价和比价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在对主要原材料的品质、价格、交货期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安排订单采购。原材料到厂后需进行入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公司业绩的驱动因素与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下的下游市场需求以及上游主要原材料市场波动息息相关,同时受到轨道交通新基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旧楼加装电梯、旧梯更新改造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也与公司自身经营策略、经营效率、产品竞争优势、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等紧密相连。目前,子公司天启鸿源的主要业务分为两类,一类为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另一类为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为储能系统提供方案设计、物料采购或生产、实施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技术服务。天启鸿源根据项目要求的循环寿命、容量、充放电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形成整体的储能系统方案,并通过自行研发、生产或对外采购等多种形式,对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软硬件进行整体集成并实现交付。在新能源电站业务方面,子公司天启鸿源具备新能源电站的开发、设计、建设、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主要通过高质量项目开发、承接项目工程建设移交、项目运营等方式实现收益。子公司天启鸿源具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在供应商选择和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天启鸿源建立了供应商入围、评审、后评估等全过程管理制度,需评审合格后才能进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库;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对于核心设备,天启鸿源会在生产前,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全过程质量监造。电化学储能业务方面,子公司天启鸿源通过公开招标或商务谈判获取业务。获取业务后,与建设单位签署承包合同或EPC总承包合同,在合同具体执行过程中,天启鸿源对承包合同中除储能系统的设备及安装之外的部分如设计、土建等实行分包或转包。项目建设完成后,天启鸿源将项目移交给建设方,并收取项目款项。新能源电站业务方面,子公司天启鸿源通过地方政府招商或商务谈判获取电站开发业务,获取业务后,将设立项目公司独立运营该项目,项目公司作为建设方,通过招标或议标选择EPC总承包单位。一般情况下,天启鸿源将与其他公司联合作为EPC总承包商,或作为独立EPC总承包方完成建设,获得EPC环节的利润;在合同具体执行过程中,天启鸿源对EPC总承包中的设计、土建施工等部分实行分包或转包。项目建设完成后,天启鸿源再通过转让项目公司股权等方式实现股权转让收益。报告期内,除新增新能源电站开发和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外,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扶梯部件、直梯部件和电梯金属材料等三大类别,种类丰富、规格多样,具备能满足电梯主机厂商的“一站式、多样化”采购需求的综合配套优势:公司拥有先进加工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机、金加工自动生产线、机器人焊接线、不锈钢自动磨砂线和喷涂流水线等,能够为产品生产提供充分保障。公司根据产品类型差异、工艺特点,由各公司分别进行专业化生产,其中同力日升、子公司鹤山协力拥有生产扶梯外覆件为主的冷拉车间、装配车间,同力日升还拥有生产驱动总成的机加工生产线、机器人焊接线、链片自动生产线、总成装配生产线等;子公司江苏创力、重庆华创拥有生产直梯部件为主的数控多边折弯中心、数控激光切割机、光纤激光切割机等;子公司江苏华力拥有生产电梯金属材料的不锈钢自动磨砂线、纵/横剪生产线等,能够满足整机厂集中、综合一体化配套服务的需求。电梯金属部件和电梯金属材料关系到整梯的稳定运行,其对产品的质量、精度、强度、结构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其研发生产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支撑,经过近二十年的生产实践,公司在研发技术能力和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积累和突破: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新工艺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力日升、江苏创力、鹤山协力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镇江市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新型自动扶梯安全装配及精密制备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门市优质精密安全自动扶梯工程技术中心。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公司同知名电梯主机厂紧密协作,参与客户产品的开发过程,与客户进行产品的同步设计开发,并进行可制造性建议,大大缩短了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研发周期。公司的生产工艺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强大的工装模具设计能力。近年来公司凭借强大研发技术实力,以积累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将所开发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电梯部件的生产中,灵活应用各种技术组合满足客户的定制化产品生产需求,提升公司的柔性生产能力。而在工装模具设计技术方面,由于工装模具的设计开发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公司凭借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在工装模具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公司先进制造技术的突出体现。总体而言,公司核心技术领先,先进高效的技术优势使得公司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帮助公司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调动自身技术储备,提高响应速度,实现柔性化生产,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技术优势和响应速度优势使得公司在新客户的开发和原有客户的维系上具备可持续性,进而形成客户资源优势,使得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于2011年进入不锈钢原材料加工领域,完成由电梯金属部件制造向上游不锈钢原材料加工产业的延伸。公司实现向上游产业的延伸,具有三个方面的一体化竞争优势:公司能更好的规避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由于近年来不锈钢等原材料在供给侧改革、环保整治等因素的影响下价格波动明显。公司进入不锈钢原材料加工领域,缩短电梯部件的生产周期,有助于公司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库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获取更优的成本优势。公司具有更强的原材料采购议价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拥有较大的原材料需求,近年来公司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与整梯厂商合作越来越密切,整梯厂商也成为公司电梯金属材料业务的客户,公司对原材料的需求规模较大。公司通过同上游钢铁厂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现原材料的大规模采购,较“多批次、小规模”采购具有采购价优势,帮助公司获取成本优势。公司通过对不锈钢原材料深度加工,实现生产工艺向前端延伸,进而帮助公司在业务繁忙季节提高电梯部件的生产效率,提高公司整体的供货效率,提升公司业务承接能力,为公司业务持续扩大奠定基础。为了保证电梯订单及时、安全交付,下游整梯制造厂商对配套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响应及时性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配套产品供应商具备过硬的产品制造工艺水平,同时还具备高效充足的配套零部件供应能力。同力日升贴近电梯消费市场,在江苏、广东、重庆设立工厂,实现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电梯产业集群的金属部件就近配套需求,具备了覆盖各区域产业集群的服务网络优势。为了更好的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及时反馈和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公司在上海、杭州、苏州、广州、重庆等地区成立售后服务中心,并向知名主机厂派驻服务代表。公司的服务网络布局可迅速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快,得到了客户广泛认可。子公司天启鸿源核心管理团队在新能源电站开发、储能系统集成及微电网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的项目投资开发、系统设计及建设运营经验,成功交付国内外多个风、光、储及微网大型项目。2019年以前承担了国内大量的微网储能电站项目建设,2019年以来参与承建甘肃720MWh、宁夏中卫400MWh、广东佛山600MWh、宁夏太阳山300WMh、世行肯尼亚微电网等多个国内外储能与微电网项目,目前天启鸿源团队参与承建的储能项目规模已超过1.8GWh。天启鸿源将始终坚持“技术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以降低储能电站行业度电成本为己任,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安全标准及效率更高的系列储能产品。公司在江苏丹阳设立储能系统设备研发与生产制造基地,一期产能约1GWh/年。丹阳基地致力于先进新型储能应用,提供安全高性能的储能产品、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及解决方案,专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等。公司产品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及源网荷储等多种应用场景,产品序列从100KW/200KWh到3.45MW/6.7MWh,1500V风冷、液冷产品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子公司天启鸿源完全自主掌握3S(BMS、PCS、EMS)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行业独特的天启AI智能模块,以“3S技术+AI智能模块+均衡技术”形成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通过在每个储能集装箱内部配置独立的PACK级AI控制模块,动态检测、快速定位异常电池并断连,将容量损失减少至最小单元,提升电站使用效率。在AI智能模块与均衡技术加持下,实现分期精准补电及新旧电池混用后较高的效率保持,大幅降低储站电站使用后期的容量衰减率。通过使用天启鸿源智能组串式方案,能够提升储能电站整体循环寿命至电芯标称循环寿命的80%以上,同时降低使用后期电芯更换数量及电站维护费用,预计将储能电站度电成本降低6-10%。未来储能电站对电芯的精细化管理会提出更高要求,天启鸿源在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上具有先发优势。2023年度,在电梯部件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进电梯部件业务募投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了子公司创力电梯募投项目新工厂建成投产;投资建设电梯非标事业部,布局电梯非标轿厢和定制化装潢业务,不断扩展电扶梯部件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方面,本年度中标并完成交付了南方电网广东佛山25MW/50MWh网侧储能电池模块级管理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天津静海30MWh风电配储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宁夏太阳山泉眼300MWh电网侧共享储能示范项目200MWh液冷集装箱式储能设备供货;完成承德围场98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开发工作,并于8月与南网储能签订承德围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风光电站开发业务方面,本年度天津铭源嘉旺静海中旺镇100MW风力发电项和航天鸿源围场御道口300MW风储氢一体化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并与央企业主方签署了预收购协议;完成了甘肃武威50MW光伏电站出售业务。同时新能源钣金业务方面,扎实推动两个主业协同发展,子公司鹤山协力拓展箱式变压器箱体制造业务,子公司江苏同启新能源建成年产1GWh储能系统集成总装产能,并于年内完成近300MWh储能集装箱出货。公司继续贯彻电梯部件业务“传统基建”和能源侧改革“新基建”双主业发展战略,稳健推进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和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同时新能源设备业务带动新能源钣金业务开展,新老业务协同发展为宏观环境变化下的业绩增长提供后劲。本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3亿元,较上年度下降0.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7亿元,较上年度增长50.46%,创历史新高;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6.28%,全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2亿元,较上年度增长50.34%。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36.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66%,负债总额16.4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4.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8.06亿元,较上年度增长11.45%。本年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电梯部件业务规模化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原则,积极开拓品类,合理规划原料采购和柔性产线排产,保障订单保质保量准时交付,凭借规模化生产和稳定交付能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电梯部件业务稳定有序运营;另一方面,公司继续扎实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与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发展,同时新能源设备业务带动新能源钣金业务开展,初步完成了公司业务结构由传统基建向新基建转变的战略布局,力争早日形成电梯部件与新能源业务双主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近年来,下游整梯制造商的市场需求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政策影响较大,其中住宅市场受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上升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电梯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电梯生产量和电梯保有量快速提升。根据中国电梯行业协会的统计,近十年来,全球70%的电梯在中国制造,我国电梯产量从2010年的36.5万台增长到2023年的155.7万台,2023年总产量较上年度的145.4万台增长了7.08%。同时,随着我国电梯产业的不断繁荣,电梯保有量规模也快速扩大,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数据,我国电梯保有量已从2010年的162.9万台增长至2023年的1,062.98万台,已成为全球电梯保有量最多的国家。2021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趋缓,对电梯及电梯部件产业的增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但2023年开年以来,不利因素逐步弱化,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降幅较去年收窄,有望拉动新梯市场需求回暖。旧梯更新改造市场需求较大。根据电梯替换周期,存量电梯更新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我国2005-2008年是房地产扩张周期的开始,我国大部分电梯按照日本标准设定,电梯报废年限约15年,彼时新装电梯在2023年已逐步进入更换密集期。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增大。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空中老人”群体对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多。老旧建筑电梯缺失与人口老龄化矛盾凸显,旧楼加装电梯是一项急需解决的民生工程。全国各地也陆续出台有关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政策,各地纷纷为加装电梯提供财政补贴,旧楼加装电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国家出台了系列储能相关政策,支持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一是支持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出台加强储能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的相关政策。如工信部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国家能源局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攻关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二是推动新型储能进入电力市场,出台储能并网、调度、辅助服务等相关管理办法。如《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储能范围,并网和调度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新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2GW,年增长率21.9%。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降幅较大,首次低于70%,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12.3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91.3GW,是2022年同期的近两倍。其中,锂离子电池继续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超过100%。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突破50GW,达到52.0GW,同比增长69.5%。其中,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45.6GW,与2022年同期的累计装机规模几乎持平。中国、欧洲和美国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发展,三者新增装机规模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8%,中国占比接近50%。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86.5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30%,同比增长45%。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同样首次低于60%,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17.7个百分点;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4.5GW/74.5GWh,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过150%。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21.5GW/46.6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水平,并且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新增投运近四倍之多,共有超过100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投运,该规模量级项目数量同比增长370%。锂电占比进一步提高,从2022年的94%增长至2023年的97%;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超级电容等非锂储能技术逐渐实现应用突破,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多元用户侧场景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预计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200GW,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30%。综合来看,未来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呈现出以下几大政策趋势:(1)储能规划相关政策方面,各地“十四五”能源规划相继出台,明确储能发展目标。各省储能规划总规模已超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规划规模的两倍。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市明确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建设目标,规模总计7065万千瓦,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的2025年达到3000万千瓦目标的两倍多。(2)储能补贴相关政策方面,多地纷纷发力储能补贴,促进储能发展。2023年全国共推出了56项储能补贴相关政策,涉及包括浙江、广东、福建、重庆在内等20个省市。补贴方式主要以放电补贴、容量补贴和投资补贴为主。(3)新能源配储相关政策方面,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的比例及时长要求。20个省份出台了51条新能源配储相关政策。大多数省份要求按照10%~20%的功率配置1-4小时的储能,且配置比例和时长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在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区,部分项目配置比例要求达到15%或30%。配置方式由新能源场站内配建逐步转向鼓励和支持建设独立储能电站、新能源项目租赁容量的方式。多地对配储更加细化、明确。如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对海上风电提出配储要求;山东、重庆、湖南、广东等地推动分布式光伏配储项目建设。(4)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相关政策方面,国家、地方积极出台电力市场相关政策,鼓励储能参与,拓宽储能盈利渠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提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鼓励配建新型储能与所属电源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充分发挥独立储能技术优势提供辅助服务;建立电网侧储能价格机制。2023年全国24个省份共推出了71项涉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相关政策。明确储能可作为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扩宽储能可提供的辅助服务品种,对辅助服务予以补偿。峰谷价差逐渐拉大,许多省市从12月开始执行尖峰电价,例海、北京、湖南、江苏、江西等,其中上海市峰谷电价差最大达到1.6994元/kWh,湖南峰谷电价差紧随其后,达到了1.5543元/kWh。12月,共有23个地区峰谷电价差超过0.7元/kWh、比11月增加3个地区。为用户侧储能进行价格套利带来机遇。(5)储能技术、安全及产业相关政策方面,多地出台产业发展培育相关政策,发展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聚焦广义储能领域,以龙头企业带动引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锂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是当下新型储能最主流的技术。各地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如河北承德全钒液流储能、江苏压缩空气储能。加强标准规范制定,加强储能安全监管,推动各类储能安全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公司秉承“高品质、高效率、高效益、高境界”的企业精神,贯彻“精诚合作、忠于客户、名流品质、专心服务”的企业方针,以“秉持科学的专业风范、营造非凡的团队合作、创造完美的品牌产品”为发展理念,制定了“品牌系列化、管理人性化、经营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公司将立足于电梯部件制造领域,以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提升作为发展的驱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在电梯配套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打造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完善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巩固公司在电梯部件产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努力成为电梯部件制造领域的先行者。近年来,电梯部件制造领域集中化趋势逐步凸显,公司订单及产能利用率情况良好,同时伴随IPO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实施,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望进一步巩固,为后续的外延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上市公司金属材料加工业务目前主要应用于电梯制造行业,电梯制造行业与房地产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存在较强的关联度。随着我国城市化率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电梯制造行业也将进入成熟期。公司需要抓住目前的自身优势,通过外延式并购,切入发展速度更快、市场空间更大的领域,提升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1)长期保持领先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优势。系统集成目标是要将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和电芯的循环寿命一致,逐步推出电芯优化级储能系统,兼顾系统造价和系统性能,保证市场领先。依托已建立的研发中心,完善高度集成化、模块化的储能产品,通过总装平台保证出厂测试和试验的具体要求。加强储能项目开发,拓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及源网荷储等多种应用场景及产品,拓宽合作开发平台,优化储能项目开发布局。(2)实现新能源电站持续滚动开发。深度分析政策环境及市场形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大项目合作力度,确保每年稳定获得风光储电站项目。针对公司开发的风光储新能源项目,未来将选择投资一批收益稳定可靠的优质项目,自主开发、建设和运营。(3)新老业务协同,大力发展新能源钣金业务。目前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BMS、PCS、EMS、金属结构配件等构成,金属结构配件是公司今后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切入定制化程度较高的新能源储能箱体结构件领域,进一步拓宽公司核心业务金属材料定制化加工的应用场景。随着公司首发募投项目按计划全部如期达产,公司将在现有生产线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在自动化装备的投入,建设电梯部件、金属材料自动化生产线,提升电梯部件、金属材料产能,增强电梯关键部件、金属材料制造能力及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能力,进而推动公司电梯部件、金属材料产品走向高端市场。不断提高公司产品在电梯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扩大电梯部件和金属材料的市场占有率,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电梯部件制造商。带动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回馈员工、社会和广大投资者。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技术创新、设备改进和工艺创新,并将其视为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根据电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及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及开发设计软硬件、扩大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建成研发中心,以缩小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技术差距;公司将在既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各类新型电梯部件,并针对自动化电梯精密部件生产线设计、电梯门系统的设计、梯路导轨冷弯成型、电梯安全部件等业内前沿性课题进行研发攻关,以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将在现有生产线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在自动化装备的投入,加大非标事业部投入,建设电梯部件、金属材料自动化生产线,提升电梯部件、金属材料产能,增强电梯关键部件、金属材料制造能力及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能力,进而推动公司电梯部件、金属材料产品走向高端市场。通过计划实施,公司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为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电梯部件制造商奠定基础。公司将在现有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集信息跟踪、技术开发、业务开拓、用户服务为一体的市场营销体系。公司将继续积极巩固华东、华南地区营销网络,同时公司未来将立足成渝地区进一步开发中西部市场的营销网络,更快速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并积极拓展市场。公司将继续发挥在公共轨道交通扶梯领域的竞争优势,积极布局公共轨道交通市场,扩大电扶梯部件产销量,进而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及综合盈利能力。公司将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推动企业发展,从激励、考核和培训等多方面着手,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公司将完善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运用市场化激励手段,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激励环境。公司将优化考核体系,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引入预算责任制度等考评机制,对现有管理和技术人员做好任职资格考察。公司将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培养制度,以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为重点,建立人才梯队。公司将强化现有的培训体系,建立科学的培训计划,通过内部交流、外部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综合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公司首发募集资金用于公司电梯部件生产建设、电梯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根据产品经营效益实现和市场发展情况,在合理控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合理选择银行贷款、债券市场、证券市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等,以持续、稳健、优良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贡献社会。2024年,子公司天启鸿源将紧紧围绕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经营管理,不断提升生存和发展能力,达到和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和行业中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以增强公司的活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和实现公司各种经营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创新管理、创新发展为主线,着力打造创新型、管理型、效益型企业,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新能源公司。(1)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一是围绕已建成的研发中心,计划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巩固技术先发优势。二是围绕已建成的总装工厂及质检平台,未来不断加强生产管理,更全面地保障产品质量。(2)稳健开发优质资源。一是深度推进区域合作开发,争取更多优质资源项目,对已有项目,要充分发挥公司专业优势,通过优化设计等手段,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争取更大投资收益。二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围绕现有肯尼亚项目积极寻找周边资源,同时密切关注巴西、美国、墨西哥等潜力投资国家,大力开拓新市场,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3)提高前期工作质量。一是加大前期工作深度,优化风电选址、前期立项、投资决策等管理流程,做实做细项目可研、风险评估、比选评优等论证工作,提前落实项目边界条件,提高项目成熟度。二是做好项目后评估和经验总结,重点研究低风速、山地等特殊地区的风资源分布、开发规律以及主流机型功率曲线等问题,提升后续项目微观选址和机组选型的技术水平。(4)强化工程进度管控。一是加强招标管理,精确把握项目整体进度,超前制定计划,及时跟踪执行情况,切实加快招标进程。二是强化工期管理,针对今年计划建设项目要制定详细的工程推进计划,严控工程节点,全力保障工程进度。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积极协调工程设计、设备供应、施工建设等参建单位,动态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超前预判、提前攻关现场可能发生的阻工等各类问题。四是紧盯设备供货,指派专人全过程负责主机及配套设备供货、运输等各环节的协调工作。(5)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一是强化安全和质量管控,针对风电基建项目点多面广的特点,对工程建设存在的危险点、危险源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可控在控。二是严控工程造价,落实执行概算,严格审核变更签证。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提前落实项目开工条件,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技术标准,控制工程造价。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主要为不锈钢、碳钢、结构件和包装材料等,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成本及毛利率。受供求变动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钢材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不可避免。虽然不锈钢、碳钢、结构件和包装材料等供给充足,但未来价格受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而公司无法及时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向下游转移,或未能在原材料价格下行的过程中做好存货管理,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经营业绩将面临一定的压力。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梯部件及电梯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受电梯整梯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而电梯整梯市场的短期需求与房地产市场、城市轨道交通市场、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市场和旧梯更新改造市场的景气程度有较大的关联性。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直接受益于电梯行业的发展。然而,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国内电梯行业增速放缓。尽管从中长期看,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轨道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老龄人口持续增加、保障房建设持续推进、旧电梯更新改造迎来爆发期等推动行业发展有利因素依然存在,但短期内受宏观经济影响,电梯行业增速可能阶段性放缓,并会传导至公司所在的上游电梯部件行业。近年来,我国电梯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一批国内电梯部件企业的发展。国内外电梯整梯厂商出于成本的考虑,改变了以往单一自制、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越来越注重与国内电梯部件厂商的合作。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依托坚实的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良好的市场形象,赢得包括迅达、奥的斯、通力、蒂升和日立等国际著名电梯整梯厂商,以及西奥、康力等国内优质客户的青睐。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大宗原材料价格周期性波动,以及电梯行业增长趋势放缓等因素影响下,电梯以及电梯部件行业市场竞争压力日渐增大。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有可能在将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司的裙板、盖板、扶手回转、驱动总成等零部件产品是扶梯必需的基本零部件,导轨支架、对重架、轿厢直梁、轿顶/底等零部件产品是直梯必需的基本零部件,该类产品对电梯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为重要。因此,电梯整梯厂商在选择部件供应商时,零部件质量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自设立以来,公司十分重视对产品安全性及质量稳定性的控制,始终坚持“为品质而昇”的品牌质量方针,一贯执行严格的行业技术标准和客户质量评价标准,严把质量关。尽管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且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但一旦出现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则可能会引发产品召回、经济赔偿等经济责任,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和品牌、声誉的负面影响。公司为电梯部件和金属材料制造企业,虽然公司建立建全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了齐全的安全生产设施,规范了员工培训制度,但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部分生产设备成新率的下降,若不能及时维护和更新相关设施设备、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能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公司仍然存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我国新型储能行业整体处于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在技术装备研发、示范项目建设、商业模式探索、政策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市场应用规模稳步扩大,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从技术、应用到市场的不同层面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我国储能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仍存在储能市场主体地位不明晰、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储能价值收益难以得到合理补偿等问题。现阶段还未完全建立起成熟的竞争性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很难合理地核定出各类电力辅助服务的价格,从而造成储能系统价值和收益难以实现对接。据统计,近年来全球各地发生了多起储能电站失火事件。2023年以来,美国已发生6起储能电站失火事件,法国1起,我国台湾地区1起。从整体累计事故数据来看,韩国最多,达到30多起,而美国紧随其后,共发生了20起。《“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中强调要严密防控电化学储能站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安全风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将项目法人列为安全运行责任主体,从规划设计、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并网验收、运行维护、应急消防处置能力提出安全管理要求。新能源电站方面,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并网消纳压力巨大,随着新能源项目大规模并网,新能源并网配套的输电网规划建设滞后,电网建设和新能源电力输送需求尚未达到同步。储能技术的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问题,但是大容量、长时间、跨季节调节的储能技术还有待突破,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由极端天气导致的新能源长时间出力受限的情况,目前储能技术还无法完全有效解决该问题。